" 意气风云倏如昨,岁月春秋屡回薄",转眼之间毕业亦有二十三年。如今看来,就读经贸大学英语系是人生之中的一大幸事,但回到 1998 年刚入学时我是后悔的,甚至还动过想转系的念头。
经贸大学是上个世纪中国大学里最耀眼的明珠,1992年全国有18个高考状元考入母校,即使到了世纪末每年也有省状元慕名前来。考入经贸大学的学生均 是各地各市的头部佼佼者,天之骄子一样享受着掌声和赞美。
但是入学后一切变得截然不同,相对于综合素质较高的城市同学,只会应试的小镇做题家全方位的落入下风,脆弱的 自尊心从云端摇摇坠落碎了一地,用现在的话来讲自尊被踩在脚下被反复摩擦。当时我心中铺满了各种焦虑,首先是生存焦虑,我来自中部省份一个贫困县的农村,首都高昂的生活费用常常使我捉襟见肘,好在勤工俭学度过了难关。其次是容貌焦虑, 经贸大学男女生的颜值一直很高,同学们的眼光也高,我虽然自认为不丑,但是黝黑的面孔加上瘦削长脸庞常被同学奚落,他们甚至戏称我为乔丹,不是会打篮球而是长得黑。
最让我焦虑的莫过于英语听说能力,因为整个中学期间,我们没上过一节英语听说课,是标准的聋哑英语。清楚地记得在经贸大学上的第一次专业课是英语阅读,我像走错了教室一样,完全听不懂老师的全英授课,只能靠同学帮助,更不敢开口回答问题。遇到老师提问,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子一样我把头埋到了膝盖 上,唯恐叫到我,忐忑不安。我低着头将一节课的痛苦时刻一秒秒得挨到了下课铃声,每一秒想的便是逃离这个教室或找个地缝去隐身。面对刚刚开始的四年英 语专业课学习,如何“Tough itout ”对我来说是个大难题,我甚至想到放弃英语专业。
经受了英语阅读、英语语音和大学英语等专业课轮番轰炸后,来到了张翠萍老师讲授的英语听说课<Into Business> 。 张老师那时很年轻,讲课时笑眯眯的, 一眼看上去就显得和蔼可亲,我觉得像姐姐一样。和其他老师不同的是,张老师不是完全的英语授课,时不时用汉语补充。我们男生坐在了最后一排,我可以时不时和同学“交头接耳”以获得同学的“同声传译”,张老师看出了我的窘迫, 适当的增加了汉语讲课和重点解释。但她并没有放过我,让我用英语做自我介绍。 我模仿了其他同学自我介绍的方法,结结巴巴、面红耳赤得讲完后,张老师热情得鼓了掌,肯定我的勇气并鼓励我增加口语练习。我第一次开口说英语就这样安全落地, 坐下来感觉如释重负,正所谓“ 轻舟已过万重山 ”。
课程进行中间,张老师再次想让我发言,盯着我,一直叫“Charlse,Charlse … ”, 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张老师叫的是谁。后来张老师意识到了可能是个误会, 误将我的英文名“Richard ”叫成了“Charles ”。随后张老师很自然地解释到,“你们有没有觉得 Richard 长得特像英国王储“Charlse ”? 同学们一瞬间将目光齐齐得聚向了我,细细地打量,弄得我有点不好意思,但我心里却乐开了花。我以前不知道查尔斯长什么样子,说我像个名人倒不是坏事,我由此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轻易接受旁人对自己的评判,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张老师的第一堂课有意和无意地解决了我英语听说和容貌的两个焦虑,将我从自卑的地板上扶了起来,让我堂堂正正地站着。从那时候开始, 我放弃了转系的念头,专注于我的短板,虽然过程非常波折,但一步一步走了出来。我刚毕业时张老师是电竞博彩app 党总支副书记同时兼任99 级的辅导员,秋季校招的时候她特以邀请我回来给师弟、师妹讲就业历程, 并一直将我引以为傲。之后我也和张翠萍老师保持着联系,每次回校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张老师。
如今我很难评价自己的口语是否标准,就专业性和实用性来说至少“I could make me understood ”。 毕业后我就职于原商务部所属中国医药进出口总公司现现 为通用技术集团下属子公司), 从事业务期间接待过美 、欧 、亚 、非四大洲的各 种贸易团组和人员,还承担过单位安排重要会见活动的口译工作,我很自信地完成了以上工作并得到领导和客户的肯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深知目前虽有寸成,仍离不开电竞博彩论坛 英语系四年的严格培养和老师们的悉心教导。
我一直感激当年把我从泥沼里拉出来的张翠萍老师,她让我从一个自卑的学生成长为一个自信的专业人士 ,她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挑战和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2002 届 电竞博彩app 1 班
魏红江
个人简历:
1998-2002 年: 电竞博彩论坛 英语系 1 班
2002-2018 年: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医药),曾任业务员,业务经理, 高级业务经理, 曾获通用技术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2018 至今: 北京铭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创始人兼总经理
附件一 、2002 年毕业时和张翠萍老师的合照
附件二、2021 年,经贸大学 70 周年庆典和张老师在电竞博彩app 大会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