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博彩app

陈功——以心育心:记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日子

来源: 时间:2024-06-04 作者:

从2005年来贸大读研究生到今天,已经19年了。这中间除了读博三年,我已经在贸大工作学习生活了16年,贸大早已成为我的家,成为我生命中永远都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从贸大学生到贸大老师,19年间,我在贸大的身份几经变化。研究生毕业后,我曾在电竞博彩app 做编外教师、在国际电竞博彩app 做外聘工作人员,边工作边学习,两年后终于考到北外读博。2012年博士毕业后,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母校,再续前缘。

所以和求学一路顺畅的老师不同,略带曲折的经历,让我在回校工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非常不安。我会是个好老师吗?学生会对我满意吗?我怎么做才能把课上好?面对非升即走,我应该怎么平衡教学和科研?这些问题还没思考明白,一年后我就被借调到教育部工作,然后紧接着又到英国做博士后。等我再次回到学校,站到讲台上,已经是2015年的10月份。之前面临的问题也再次来袭。

忙碌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并没有给我“先想明白再工作”的时间,我只能是边上课边总结,学着前辈们的样子,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批改作业。

奇迹出现了,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我的课程开始不断地被评为本科教学前10%。一开始是口语类课程,然后是40多人大班授课的《大学商务英语》,再然后就是让老师们望而却步的写作课,还有语言学专业课。通过学生评价,我才一次次确认,原来不管教什么课,我都可以成为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现在回头看,学生对我的认可不仅仅是体现在评教分数上。翻开早年前我自己发的朋友圈,2017年就晒过学生送我的铅笔自画像;2019年曾被一位学生匿名赠送的“幸运星”感动到落泪,这瓶幸运星到现在都摆在我办公室最醒目位置。还有每年教师节收到无数条情真意切的祝福短信,其中2021年教师节收到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的信息,感谢我在她大一休学前给她的拥抱和鼓励;还有一位同学告诉我她开始读博了,她还记得我给她说过,“很忙很乱的时候就少想多做事”,并表示“这句话支撑我都过很多艰难的时候。”

学生的这些反馈,让我明白了,真心对待学生,学生也会以真心回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想,学生可能已经很难想起我在课上讲过的知识,但是大家却实实在在地记得老师的微笑、鼓励。哪怕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学生都会记在心上。积极的情绪就是生产力,现在每次面对学生,我都会坚持常常安慰、总是帮助,用爱心和热心驱动他们自带的生产力,让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以最大的勇气和信心顺利渡过。

我给本科生主要讲授的是基础英语写作课。写作课是老师们比较头疼的课程,作业量大,批改反馈任务重,我从2015年接手写作课至今,已经上了将近10年。这门课每学期3次作业,一文两稿,还有一次期末作文,学生一共要写5篇7稿。两个班一共40人,也就意味着我们写作课老师每个学期要批阅280篇作文。在这么巨大的工作量下,我自己也经常被作文反馈压倒喘不过气来。但是我坚持认为,没有反馈的写作课根本就是形式主义。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做到知行合一,能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就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在一次次修订中成长。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写作中的问题,十年来我带领课程团队探索出了“N+2+1”的反馈模式,整个反馈环节有课上有课下,有书面有口头,包括N次机器反馈,2次同伴反馈,1次教师反馈。为了让反馈少点“火药味”,多点“人情味”,我们的教师反馈环节摒弃了传统的单向度书面反馈,采用口头一对一完成,让学生有机会和老师对话、商榷,实现了教师和学生有温度的链接。

可是和每个学生聊作文,可不是个容易的事。现在学生都很忙,为了找到大家都合适的时间,我将教师反馈环节搬到了线上,开设了“深夜小课堂”。晚上9点半以后,孩子睡觉了,老人休息了,我的“深夜小课堂”才正式开讲,学生一个一个地谈,“硬骨头”一个一个地啃。

在年复一年的反馈中,我累并快乐着。学生会悄悄塞给我亲手写的小纸条,并表示“每次改作文都改到头秃,但是这一年真的学到了东西”;更多的是学生在评教打分后还给了很多正面的鼓励和反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条评价是,“老师讲课超级好!!每次作文被老师点拨一下收获新世界!”

学生给我的肯定,也让我收获了作为一名老师满满的成就感。我并不认为我讲课能比其他老师好到哪里,之所以能持续得到学生的好评,我想学生应该是从我的努力中看到了一片真心吧!网上有句名言,“真诚就是必杀技”,作为老师,能保持初心不变,认真对待学生,认真对待我们的教育事业,学生是可以真切感受到的。

在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三重夹击下,我很庆幸自己十几年来初心未改,虽然青丝变白发,白了少年头,但并没有“空悲切”。相反,一年又一年学生的正面反馈激励着我继续向前。在学生的话语中,我不仅看清楚了教师这份职业的真正意义,也树立起了自我身份认同和职业认同,这或许就是人生奋斗的意义所在吧。

在此,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学生们让我对英语教师这份职业充满信心。在AI横行天下的今天,我们的语言类教师如何面对挑战,答案很简单:以心育心,和学生共同成长。AI永远无法替代人与人心灵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