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7日13:00,“首届贸大英语写作中心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高层论坛”于诚信楼1412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对外经贸大学电竞博彩app 、贸大国际写作中心主办,并邀请到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开展了关于英语写作与教学研究成果的分享与讨论。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冯海颖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
论坛伊始,对外经贸大学电竞博彩app 副院长孙亚教授进行了开幕致辞。孙亚教授首先对于各位嘉宾的到来表达了热切的欢迎。之后,他展示了对外经贸大学近年来的发展,以及电竞博彩app 在写作方面的科研及教学成果,并对于国际写作中心的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孙亚教授表示,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届贸大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高层论坛”对于国内外英语写作的教学研究成果交流及提升我校英语教学有重大帮助。同时,孙亚教授本次预祝本次论坛顺利进行。
孙亚教授致辞本次论坛开幕
接下来,主持人冯海颖副教授首先邀请了SSCI 期刊 TESOL Quarterly联合主编、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教授Charlene Polio进行演讲。Charlene Polio教授的演讲主题为“Language Use across Time and Genres”,Polio教授首先对于她所开展的关于二语写作发展的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重点讲述了研究采用的各种方法及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其中,Polio主要介绍了近期她所开展的两项研究及研究成果,第一项关于学生写作准确率、复杂度以及特定用语变化的数据研究;第二项关于不同写作体裁下不同语言能力发展的区别并以此证明外语写作对于提升非母语外语学者的英语能力的意义及作用。在问答环节,Polio教授耐心地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Charlene Polio教授演讲
第二位嘉宾是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Ling Shi教授。
Ling Shi教授发表演讲
Ling Shi教授围绕“二语写作研究综述”这一主题展开介绍,分别从二语写作的背景和参与者、研究方法和数据源以及研究焦点和理论架构这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她首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本次研究方法中所涉及的跨学科探究、历史探究和叙事性探究进行了分析。接着,教授介绍了此研究所运用的编码和解码方式,并且在展示中加入了饼状图表和表格来显示所述部分所占比重或不同时期使用频率的变化,生动形象的展示激发了听众的兴趣。教授提出此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质化研究方法,认知理论为主要理论取向,并表示最常见的研究焦点仍是反馈和写作教学。最后,教授对期刊中实证研究出版物范围的未来方向进行了探讨,并对研究的局限性做出分析。在场的老师及同学积极与教授互动,教授也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的解答。
在短暂的茶歇之后,杨颖莉副教授对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Peter De Costa教授表示了热烈欢迎。
Peter De Costa教授
本次Peter De Costa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几种适用于二语课堂研究的质化研究方法(如案例研究、民族志、访谈等),并重新诠释了language“classroom”的定义。接着,他介绍了基于课堂的质化研究(CBQR)的特点、重要性、理论框架等内容,并进行了详细的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授向在场的老师及同学推荐并介绍了一些学者在二语课堂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为研究这一主题的老师及同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然后,教授结合SLA理论、话语分析方法和话语分析工具针对跨语言学习、世界英语和新自由主义等现代社会现象对二语课堂具有的特点为老师同学进行了分析。最后,教授结合相关文献对案例分析、民族志、扎根理论、访谈等6种不同的质化研究方法在二语课堂研究中应当如何去使用和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最后为大家带来讲解的是来自吉林大学外国语电竞博彩app 匡亚明特聘教授姜峰教授。
姜峰教授的讲座主要从学术写作实践有关文本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角度展开并分别从文本语言使用规范性的“attendance/unattendance”、“existence”等问题出发,结合文献进行了具体分析。此外姜教授还借鉴了最近三次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分析了语料库在文本语言使用规范性方面的作用。最后,姜教授在语料库辅助学术写作学习等教学法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论坛的最后冯海颖副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并对四位教授的到来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在老师及同学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论坛活动圆满落幕。
参会嘉宾与教师合照
文字:梁晓纯、张艺腾
摄影:张锐
校对:许可